2019年元旦前夕,林州市东姚镇西峪村第一书记张学良携同支委领导薛买吉同志,将一面写着“不忘兵心,扶贫济困,道德模范,当代雷锋"的鲜艳锦旗,顶风冒寒地送到位于林州市人民西路文明胡同的红旗渠爱心团队队部,郑重地送给享誉“红旗渠畔活雷锋”达33年之久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创建者石明生的手中,以表彰被聘为该村名誉村长的他,克服自身残疾和创业困难,为西峪村作出的可贵贡献。据统计,这是在过去的2018年里,石明生的第28次奉献,这一年里,他先后为安阳市军分区、林州市人武部的国防教育进校园宣传活动和欢送入伍新兵,以及开元街道东门里社区,桂园街道小菜园村,龙山街道麒麟台村、姚村镇河西、焦家屯等10多个村,任村镇清沙、井头村,横水镇马家庄、乔家屯村,采桑镇北采桑村,和黄华镇的王家庙等村的扶贫助残和文明道德建设,捐款捐物义务投工约10万余元。突破了自爱心团队成立4年和与郭明义爱心团队结成友好分队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年10月,石明生又一次光荣地入围林州市最美志愿者行列……
(一)车祸身残心更红
石明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开元街道东门里社区人,复员军人、残疾个体户。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受嘉奖多次。1986年,他复员回到原籍,自谋油漆家具职业,一干就是10年。在挣得微薄工资养家糊口的同时,从未忘记那曾经的军旅生涯,时刻以一个普通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遇到军人军属、红旗渠劳模、特困户等,他都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风云叵测,祸福无常。1997年夏,石明生驾驶自己有“雷锋车”雅号的小货车,为偏远山区的一户军属运送涂料返程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车窗玻璃碎片差一点割断他的喉管,右腿膝盖也粉碎性骨折,虽经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右腿却从此终生残疾。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市民政局送去了500元的爱心款,并分别发给一双儿女100元钱,让他们到就读的林州二小带头捐款,还赶写了一首长达330字的热情颂扬子弟兵的散文诗《团结就是力量》,被林州市广电局,连续播诵了10多天!紧接着,他又是写信慰问抗洪战士,又是筹备欢送入伍新兵。看着他冒着酷暑严寒,拄拐拥军助困的样子,人们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石明生的伤腿,必将被他的连连善举而跑得痊愈了……”
2004年八一建军节,石明生在原林州市委党校对面,开设了红旗渠涂料装饰行。当天,他便驾驶心爱的“雷锋车”携带果蔬物品,先后向驻林部队和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工地进行慰问,并组织队员对水库指挥部墙壁进行义务涂饰。2006年4月5日,石明生注册“红旗渠牌涂料”商标。不久,他描绘了厂旗,设计了厂徽,创作了厂歌,制定了厂规,形成一整套独特的企业文化,为社会安排就业人员20多人。涂料厂健康发展,效益渐增,为他的爱心奉献创造了坚实条件。《复转之友》刊首题词者,原河南省武警总队司令曹云忠将军,获悉石明生身残创业助人的事迹后,感慨道:“林州市也出了位当代中国保尔呢!”
(二)承前启后新愚公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太行山东麓,世界第八大奇迹奇迹——壮丽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诞生在这里。历史沧桑造就了像王玉崇、张伯文、王存龙、栗振林、孙占元、吴祖太、谷文昌、马有金、杨贵、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等许多时代人物。刘洋、王生英、李江福、石明生、李广庆、宋成元、张建启、申用昌等众多后起之秀,正是沿着老一辈的足迹,高举鲜艳的“红旗渠精神”大旗奋勇前进的新一代愚公的典型代表。而石明生则更是虚心向大家学习,“阔步林州,昂首太行,畅游天河,感悟精神”,坚持不懈学雷锋做好事,为林州人民生活增光添彩,为祖国道德建设摇旗呐喊。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恰逢石明生也刚刚遭遇一场损失25万元重大事故,但他耐心说服妻子,毅然变卖了一俩旧货车,让妻子到民政局捐款支援灾区;2009年八一建军节,他在《安阳日报》记者刘剑昆的带领下,赶赴一家三位复员军人的参战老兵李会生家中,向他重病的次子——年仅30多岁的退伍军人李德勇送去爱心,此后6年,对他家进行了7次帮扶;2010年,一位70岁的鳏寡退伍老兵栗德正穷困潦倒,石明生慷慨出资在自己租用的涂料厂内,为他修房一间,让他免费居住,并以修理自行车谋生。多年来,石明生曾捐款修建林州市振林街道李庄八路井烈士纪念碑;捐款10000元支援建设林州市临淇镇存龙国防教育基地;连年率队和随同林州市诗词学会,向林州市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孙占元烈士纪念馆进行慰问和瞻仰;免费为全市所有慈善屋进行义务涂饰;他曾将在路上拾到的价值2000元钱的核桃送还失主,也曾将用户错给的9000元钱完璧归赵。在他的模范带动下,红旗渠爱心团队先后涌现出了石翔宇、周会芳、张富恩、桂小红等双拥慈善、拾金不昧先进人物。
石明生特选2014年10月17日全国首个扶贫日那天,正式宣告成立红旗渠爱心团队。在他的模范带领下,队员们咬紧牙关顽强克服生产场地面临拆迁的巨大困难,积极配合政府城建工作,无怨无悔地坚持着一贯的双拥慈善事业。期间,他们瞻仰烈士陵园,向陵园转赠了当初由河北省邯郸市年迈的退伍老兵、著名的国画大师唐人先生写给石明生的“功昭太行,惠泽林州”等多幅装帧精美价值不菲的字画;向驻林部队、退役老兵和入伍新兵进行慰问;石明生向城郊乡席家洼村、原康镇原康村的特困老兵,河顺镇东寨村的淮海战役战斗英雄遗孀林彩花老人,以及龙山街道西街村原8341部队病残老兵等进行帮扶;他为林州市开元区东门里社区12名老党员和优抚军人,免费订阅《安阳晚报》;为包括原刘伯承元帅的警卫员故乡茶店镇庙郊村在内的林州市三处省级贫困村,和所有慈善屋进行过捐赠涂料或义务涂饰公益活动;向临淇镇梨林村老君山意外爆炸受害者和吕庄换肾病人捐款;向参加安阳市道德讲堂的先进模范们捐赠春联、挂历,并组织团队队员对英模们进行义务歌唱表演;向林州市老年公寓捐赠现金和年货;自从今年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的运动开展以来,石明生已免费为林州市城乡街道,设计涂写张贴了300多条文明道德爱心墙,为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迄今为止,石明生已为军地数万人次的干部群众做了30多场道德报告,受到了林州市党政军民的一致好评。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多次指示有关部门,要关怀照顾如石明生这样矢志不移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使他们生活顺心,事业有成……
石明生说:“我们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在‘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善太行’的五部曲之后,争取能再唱出一支‘壮太行’的高歌来,使红旗渠的精神在涂料装饰行业也能够无限延伸,熠熠生辉。”
为了时刻警醒自己,他受“3.5”和“4.5”分别是“学雷锋日”和“红旗渠通水日”的启发,将频繁用于双拥慈善的“雷锋车”特意挑选了“3545”的车牌号,以提醒自己时刻牢记雷锋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团队的集团彩铃更是清脆悦耳、独具匠心,分别是 《解放军进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旗渠之歌》等,把人人敬仰的爱国主义豪情,有机地嵌入到他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中。
(三)诗界雷锋实民生
石明生虽然右腿残疾,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好人,他高中毕业于现林州实验中学,发挥自己酷爱文学的长处,将耳闻目睹的好人好事,用一首首、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诗文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展示出他“实惠民生”的豪情和才华……
——早在1973年他刚刚10岁时,他就在《毛泽东选集》和《雷锋》等书本上立下了矢志不移"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豪言壮语!
——1983年3月,当所在部队进驻河北省黄骅市军事基地实施国防施工后,石明生激情勃发,干劲倍增,他既是推车大王,又是装车快手,每天早上,他还是全连第一个起床的卫生标兵。工休之余,他还是个宣传骨干,用诗文赞颂先进人物和事迹,歌颂恢宏壮阔坚如金钢的国防事业。他曾赋七律诗一首,描述当时的施工场景:“黄骅炮阵施工忙,战歌嘹亮赤旗扬。铁锨喳喳如打雷,车轮滚滚赛电光。玉帝天宫献琼浆,龙王渤海惊拍浪。巩固国防卫四化,人民军队斗志昂。”
——1998年抗洪救灾时谱写的《浪淘沙.战洪水》词:“大水涌三江,洪兽嚣张,繁花葱郁变汪洋。都市田园忽不见,知向何方?万众救灾忙,千军驻防,死守硬拼铸铜墙。上下团结齐努力,重建家乡。”
——2006年在纪念红旗渠通水时赋七绝诗一首:“四五漳河穿太行,渠成万代美名扬。饮水常思创业苦,擎旗永续新篇章。”
——2014年10月,他获悉林州市临淇镇存龙村将要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和生态园时,结合以河南省最年轻烈士王存龙的名字命名该村村名的史实,赋诗一首,著名的老知识分子____河南省文明家庭标兵户,石明生年迈的舅父申鸿德先生闻讯后主动泼墨,被村委会连续复印了5幅,分别挂在醒目之处。诗曰:“革命烈士王存龙,林州临淇存龙村。寒苦出身早当家,濒危仗义无逡巡。参军保民剿顽匪,辉县殉职成锦春。年虽十七寿龄小,晨星闪耀迎彩云。”
——2014年12月22日以来,石明生的创业和生活都经受了极端的煎熬和洗礼,他满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用泣血的心发出了一腔充满不屈不挠坚强奋进精神的誓言:“兴业报国廿八载,爱党拥军五十万。虎豹呲牙阻前进,武松孤胆仍登攀。虽逢雷雨猛击首,笃信虹桥浮眼前。退伍心红苦作餐,身残志钢谱新篇。”他激动地说:“有人说我是无牙的虎,无枪的兵,这是对我一向助人为乐言行的曲解,认清恶意的违法坑人言行后,我也同样会拿起抗争的武器的,惟其憎爱分明,方可具备完整的雷锋精神。”他接着又拿出一首言志诗当众吟咏:“创业熬煎尝苦果,身残奉献未退缩。扶贫捐款拖伤腿,慰军携衣颂英模。七助老兵无悔意,频献爱心印洒脱。粗茶代酒歌一曲,智善加身义更多!”其慷慨激昂,溢于言表,其勇酬壮志,令人感动!
——2015年6月8日,他耳闻目睹湖北监利沉船救灾的动人情景,几次欲亲赴现场救助未遂后,吟诗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岂有天灾压人垮,沉舟监利众舸拉。主席骤下施救令,总理飞驰设援法。战士如龙游鄂荆,民兵穿甲靓绿花。黄丝带里含挚情,重症房中认干妈。厨房热煮公益餐,宾馆忙开免费家。网议公平无妄语,新闻旭日伴晚霞。仙国乍聚数百鹤,大地祈福千万花。壮遏行云咏心曲,中国大义传海涯。”
——2016年7月1日,石明生结合林州当代出现的三位名人,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杨贵刘洋谷文昌,红旗渠畔谱华章。镰刀斩尽荆棘灌,铁锤夯平坎坷冈。大河扬帆观苍海,长城舞旗靓宇乡。高德所向无不胜,试看炎黄代代强。”另一首《新时代慰孙占元》这样写道:“豫省林州孙占元,上甘岭上慑敌威。英雄儿女开鲜花,亿万炎黄树新碑。翠柏环拥三弓水,红旗笑傲四季梅。名垂后世星满天,二十七岁与日辉。”
——对于被习主席亲切地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女士,和获得中央文明办“当代雷锋”称号的郭明义、孙茂芳、庒仕华等三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及原籍林州的全国道德模范李江福、打虎将军刘源等许多新时代英雄人物,石明生也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首赞歌,表达了基层群众欣逢社会进步,拥护中央反腐的心声。
石明生多才多艺,由他亲笔作词、安阳电子信息学校校长徐用昌免费谱曲,林州广电总局呼国正呕心编曲的《入党做官为什么》《老兵之歌》《红旗渠畔慈善歌》《爱心团队队歌》以及约20首村歌、镇歌等,曲调优雅,旋律激昂,不失为上乘之作。此外,他还编写了《长征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71周年》《赞中共反腐》《怀念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习主席慰问鲁甸灾区》《九三阅兵》《梦见杨贵回林州》《学习雷锋三句半》《沁园春.航天》等1000多首多种体裁的诗词歌赋,其中30多首已在多种报刊发表,曹云忠将军为他题词“诗界雷锋”,与久享“画界雷锋”盛誉的河南省新乡籍道德模范王宏忠相映成辉。
石明生用于双拥场合的自传《我是一个兵》,内容分“爱党篇、拥军篇、奋斗篇、为民篇”等10万多字,是含诗词、散文、书信、留言等多种文体的一部杰作。河南省濮阳市原政协主席魏哲彬老先生用拳指书法,为他题写了一首令人心潮澎湃的励志诗:“红旗渠畔雷锋颂,退伍光荣一老兵。爱党济民扬正气,拥军优属动衷情。修身养性志澎湃,创业守诚意纵横。中国好人心似火,满腔热血露峥嵘。”红旗渠劳模、林州市诗词学会秘书长郝顺才和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王现昌等众多会员也争相吟诗赞颂。
(四)增砖添瓦中国梦
石明生始终遵循“爱党拥军、兴业报国、学习雷锋、实惠民生”的崇高理想,退伍创业33年来,克服右腿残疾等各种磨难,寒来暑往、无怨无悔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义已达98万多元,使受益者达1000人次之多,先后带动约500人的社会人员加入进来。33年来,党和人民授予石明生的荣誉称号纷至沓来。他曾参加过林州市十大优秀青年评选、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河南省优秀复转军人评选、感动中原人物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先后获得“双拥模范”、“慈善模范”、“身边雷锋”、“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20多种荣誉称号。2012年3月5日,时任林州市人大主任翟建周挥毫泼墨:“红旗渠畔活雷锋”;2013 年2月28日,中国民企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张维新先生亲临指导工作并题词:“我曾是个兵,永远为人民”;同年4月5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将军分别与他合影签名,为他的《我是一个兵》题写书名。2016年,鉴于石明生被评为林州市共产党员经营户,和红旗渠爱心团队当选首届中原十大公益组织,中国工艺美术技师靳林峰先生激情创作的“活雷锋石明生”剪纸,也获得了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18年国庆节,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秘书长杨金海博士,欣然挥毫泼墨“当代雷锋石明生”,做为正在拍摄中的石明生专题片的片名。
所有这些,都渗透着石明生的心血和汗水,也倾注着妻子侯花连和儿子石翔宇、儿媳李硕、女儿石晓宇、女婿索振永以及以周会芳、张富恩为代表的爱心团队队员的拳拳红心,更有党和人民的支持和关爱。红旗渠爱心团队的队员们,以当代新愚公的英姿,在巍巍太行留下了辛勤的足迹,在滔滔黄河辉映着鲜艳的旗帜!祝愿石明生和他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在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友好合作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中国保尔-诗界雷锋
河北讯:(作者:韩星亮)
- 2025-05-13
- 2025-05-01
- 2025-04-28
- 2025-04-18
- 2025-04-05
- 2025-03-28
- 2024-05-24
- 2025-02-20
- 2024-04-17
- 2024-03-24
- 2019-03-01
- 2020-08-28
- 2024-08-22
- 2023-11-03